性能这个话题旨在讨论如何进行性能优化来让页面更快,达成应用运行高效且用户体验流畅的双重目标。性能优化主要围绕两个核心维度展开:用户感知性能和应用运行性能。
用户感知性能是衡量用户对页面“快”、“慢”主观感受的概念。它是用户对于页面加载和响应交互速度的感知,是用户对应用性能最直接的主观感受,与用户留存息息相关。
当网络环境或系统资源等因素导致页面无法立即显示时,如果缺乏有效的反馈会使用户认为无法访问页面并提前退出。为了改善这种情况,可以展示加载动画、进度条或其他可视化组件,以保持用户的关注度。这些元素帮助用户相信应用在等待过程中仍然在顺畅运行,从而降低跳出率。
这样来看,提升用户的感知性能对提高用户留存率极为有利。然而,用户感知性能属于主观体验,因此准确衡量它较为困难且复杂。性能 API 提供了一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用户感知性能。更多信息可参考评估用户感知性能指南。
应用运行性能是衡量加载、渲染速度的概念,是支撑用户体验的技术基座。它可以通过一系列可观测的关键阶段耗时表示。应用运行性能可以直接反映页面的展示速度。
一个比较差的应用运行性能会表现为“很慢的资源加载速度”或“很慢的页面渲染速度”,这都会导致用户需要长时间等待才能看到页面的内容。而一个长时间加载中或操作无响应的页面,更可能导致用户放弃继续浏览该页面。
对应用运行性能进行分析能够为识别和优化性能瓶颈提供客观依据。通过分析初始化、资源准备以及渲染流程关键阶段的耗时情况,开发者可精准识别瓶颈,并采用资源预加载、数据分块等技术优化渲染管线,或重构 Lynx 的任务调度逻辑,从而系统性提升运行性能。更多信息可参考评估应用运行性能指南。